这一篇的缘始来自于我一位好姐妹Sook Ching的疑问“你给丫丫报读很多兴趣班喔!” 而衍生出分享文。严格来说我真的不算给丫丫报读很多兴趣班, 钢琴、小提琴、芭蕾舞、画画等这些兴趣必修班,我家丫丫暂时都还未有机会接触。
给丫丫报名的首个兴趣班是Kindermusik, 当时她只有两岁多左右。初初让她参加Kindermusik的主 要原因是希望她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多适应和了解团体学习是怎么一回 事。
还蛮多人误会Kindermusik是音乐班, 正确来说它是幼儿律动班,结合音乐、律动、 节奏和语言的亲子课程。让丫丫报读的其中最大原因是, 父母必须陪同(4岁以下), 我们父母也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利用音乐与孩子一起互动。
孩子上课,父母学习,这是最初Kindermusik给我最大的 启发,其中还包括绘本阅读的技巧。学着学着,丫丫迅速地爱上了Ki ndermusik的唱唱跳跳,从中也学会了不少英文生词, 甚至会运用在生活当中,这算是律动班额外的收获~
我家小美不解我们让丫丫报读Kindermusik的原因, 毕竟它的学费一点也不便宜,升班之后15堂课已经去到RM800 +。比起钢琴、芭蕾舞等这些兴趣班,Kindermusik似乎 看不到什么“实际”的收获。我懂小美的意思, 老一辈的想法都是觉得学费交了或多或少就要学点什么回来着。
只不过我对兴趣班的解读有另一套想法, 所谓的兴趣班就是要让孩子感兴趣的。 结果对我来说其实不是太重要,过程才是王道。 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品质,父母可能看不到, 但对孩子未来可能影响深远。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家长把大量时间和金钱花在孩子的兴趣班上, 会剥夺了孩子本该快乐玩耍的童年时光。这一点很看父母的心态, 是说我也不赞成给孩子受累,全家疲于奔命的兴趣班。 我选择的兴趣班以乐趣为主,就是要玩着去学习, 不以填满孩子时间表为报读兴趣班。
另外我想分享的是,我给丫丫报读的兴趣班几乎都在小区内的范围, 我不希望孩子上兴趣班上到好像赶场似的。离家足够近, 不用把时间花在来回的路程中, 更不会因此改变日常的生活作息习惯,我们轻松孩子也学得愉快。
Kindermusik的课程结束之后, 我就认真考虑丫丫说她想学芭蕾舞的愿望。不夸张! 她从三岁提到四岁,依旧不死心,我欣赏她积极争取的行为,哈哈! 也因为她的坚持所以我没有理由不去好好考虑这门兴趣。
选择兴趣班其中一个讲究,市面上满口承诺的兴趣班, 像是什么左右脑开发,10分钟读完一本书、 让孩子赢在起跑点等等等的早教机构,我都不会去考虑的。 我家孩子都还没开始学习,这些机构就向我们做出承诺, 图的是什么?就是图那些省心的父母,送了孩子近来就是打保单。
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我们有权利做更全面的考察,关于教学理念、 教学方式等等。家庭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必须一致性,更何况是兴趣班?孩子需不需要这样的课程? 孩子会不会享受这样的方式? 兴趣班是希望孩子在有兴趣的项目中得到更专业的教学, 而不是给孩子恶补他们兴趣范围以外的学习。
比方说丫丫是个害羞不爱唱歌跳舞的内向小孩, 我是完全不会考虑让她报读关于舞台表演方面的学习。 你说希望借着这些学习让自己的孩子生出自信心,嗯! 我会说不如以孩子擅长或感兴趣的方面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兴趣班真正的动机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或多一张证书。
再举个我这方面想法的例子,如果你问我以后会让丫丫上补习班吗? 我不抗拒补习班,但也不会勉强她一定要补。我怎么看补习班, 是不是补最差的科目?我倒觉得未必。我反而会让她补最强的科目, 在她感兴趣的事物上加强根基,对于感兴趣的事, 孩子能学得又快又好。
说回芭蕾舞吧!我之前有尝试让丫丫去了小区舞蹈课室上了体验班。 可是我对那个老师的教学方式有点意见,虽然当时丫丫玩得很开心( 因为是她第一次上芭蕾舞),但是现场其他小朋友脸上都很麻木, 有些甚至一直被老师训话“腰挺直一些”、“手提高一些”、“动作再柔一些”等等, 活像个刑场。
外面的各种班良莠不齐,因此在正式给孩子报读兴趣班之前, 我会建议家长们实地考察一下,看他们授课的形式是怎样的。 学校老师严厉我能接受,兴趣班的老师我更推崇和蔼可亲温柔型的。
目前芭蕾舞我还在物色着合适的老师,我也知道好老师可遇不可求,当然还是希望在小区范围内的学院。 我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也尝试改变自己之前抗拒芭蕾舞的主观想法, 与其盲目报读兴趣班,不如学习去尊重孩子的兴趣。
至于今年才开始让丫丫上的游泳班,一半是我个人的意愿, 一半则是丫丫本身的兴趣。游泳是我认为必要学的求生技能, 想说以后她长大可以尽兴参与朋友之间各种户外活动。
丫丫婴儿时期从来没有接触过坊间的Baby Spa,这个baby满100天就被我们丢进泳池去适应水性。 都说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观察了一段日子看得出她很享受游泳的乐趣, 所以我很早就萌生了让她上游泳班的念头。
报名前我还特意把她带到游泳中心看看小朋友上课的环境,她表现得很开心并且拉着我说是不是今天就要开始上课,由此可见她对游泳班的期待~
初初时我都抱着让她去玩水的概念, 接触了之后才发现她上课挺专心的,至少每次四五人集体开游前, 她听指示都听得很仔细,上了几堂课已能掌握基础的游泳姿势。 幼儿园的老师和游泳班的教练特别偏心她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没有老师不爱专心上课的孩子。
室内游泳班12堂课收费RM420,兴趣班是要花钱的,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我选择兴趣班其中考量就是超出经济能力的班不去, 我还是支持要量力而为地为孩子制定兴趣培养。
倘若我们一家节衣缩食去栽培孩子, 那么很难避免期待从孩子身上获得超出普通水平的回报。 尤其父母经常把这句挂在嘴边“我花了很多钱给你去上课, 你要多用心多进步啊!”长期下去,孩子感受到的就不是兴趣, 而是巨大的压力。
另外语言班和绘画班也不会是我目前考虑的, 学语言不光是乖乖坐着学发音学文法就能一劳永逸。对我来说, 学语言需要环境的协助,学了之后没有人跟你练习(讲) 也是白学的。最适合学语言的环境,应该从真实生活开始, 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渗透」。
提到绘画班,丫丫真的不是绘画填色方面的材料, 至少我目前没有看到她有这方面的天赋。 我也没有特别纠正她绘画的方式,都是随她去涂鸦, 哪怕是不合理的图案。我是觉得孩子在画画过程中有她自己的想法, 到底画了什么、画得好不好,其实真的不重要。
再说,绘画是很个人的想象力,它不像乐器、游泳、 舞蹈这些属于肢体的天分,必须专业的指导。 如果画画有了专业的指导,那么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式一样了。 特别你去看一些小学生的参赛作品,颜色的运用、 画工的线条都是很漂亮很专业的, 但你绝对看不到有几幅是天马行空的作品。
我不反对绘画班,我必须强调这点!! 但是否可以尽量延长这个过程,毕竟画画时孩子最不受限制的时候, 没有什么专业指导可以让一个人的想像力更加丰富, 所以接受专业的绘画训练并不急在一时。
最后我的结论是, 想孩子变得优秀的想法是每个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 但也不能一味地投资却忽视孩子的感受,既然是兴趣班, 就一定要从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感兴趣的,自然就会自主学习。
报读兴趣班,不是非要学出个名堂、考个级别,这钱才叫花的值得。 当兴趣变得功利,就会完全失去培养兴趣的真正意义, 并且不知不觉把孩子推向我们活在怕落后的恐惧之中。
兴趣班到底是利还是弊?全凭你是以什么心态去看待这件事情。 如果孩子学得开心又享受,提到兴趣班时总是眉飞色舞,这自然是利。倘若兴趣班令父母奔波和子女哭哭啼啼去赶场,以致亲子关系受影响, 那并没有做到兴趣班真正增值的意义。
结束前,我希望还兴趣班一个清白,它并没有扼杀孩子天性, 更多是家长的心态和选择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