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跟你分享我家最美的情景,就是孩子坐在家里的某个角落, 认真安静、完全不受打扰地在阅读。
大抵能让丫丫爱上阅读是我和abang能力范围内可给予她最好也 最受用的礼物,我想说让孩子阅读不难,难是难在每天的那份坚持,此篇的关键就这句直截了当,打完收工!!!
开玩笑的啦!这篇很大可能是我今年长篇大论之冠,泡杯咖啡送文吧~XD
如果你好奇我们是如何让丫丫每晚自动自发阅读, 这篇分享或许能够给你一些想法。不是我天生有个爱阅读的女儿, 而是我们家里阅读的风气影响到她, 毕竟阅读是一个需要从小就要耳濡目染的习惯。
不是刻意领功劳,孩子的确是你的一面镜子,他们一直在经过模彷、 复刻你的行为和习惯,你怎样去做事,他们就会步你后尘。 你爱看书,自然就影响着他们也爱拿上书籍翻一翻。
因此,让孩子爱上阅读第一步,以身作则是我个人觉得必须的。 特别像现在的小孩太过分聪明,你问他们干嘛不乖乖阅读, 他们反呛你也不是在玩手机追韩剧吗? 堵得你哑口无言是现代孩子说话方式。
提及之前我所提过的“坚持”, 阅读很多时候在短期内未必看到直接的效果, 但只要你愿意持之以恒, 会发现日积月累的阅读培养了孩子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特别感谢Kindermusik的Cindy老师, 是她让我偷师学会如何解读绘本,如何将故事说得很生动, 再如何成功让孩子进入每一页的内容中。 以前我总是一板一眼地跟着图文讲啊讲,虽然语调可以活泼, 演技却是两招走天下。
现在我手上的书会随着我的内容飞啊跳啊结冰啊烫手啊! 把故事人物化身成丫丫和一些她认识的人,发挥各种各样的想象力, 扩大孩子的认知领域。
此外,我想说带孩子绝对不只是妈妈的事,陪孩子阅读same,爸爸的参与会加强孩子爱上阅读的神奇力量。此话怎讲?爸爸妈妈分开给孩子阅读说故事,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新鲜感,进而刺激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我高兴另一半在育儿这块自动自发,甚至会认真研究适合我们家丫丫的童书和绘本,再忙再累只要孩子抽出英文书籍(中文书籍我负责),他都会心无旁骛陪她阅读,好爸爸好的不要不要的~
日复一日给孩子说故事说绘本的过程,在这方面总会有些个人想法。 以下是我和另一半这四年多来如何熏陶孩子爱上阅读的小小心得, 纯属个人的意见,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壹)
家里要有正式的书架,尽量把孩子的书籍集中在两三个地方, 提供随时阅读的机会。 像我家会把丫丫最近在看的书籍放到卧室里的流动书架,而比较少看 /不适合她看的幼龄大龄书籍则放在书房里。
差不多每三个月,我就会让丫丫重新整理一下这两个地方的书籍, 将两处的书籍交换交换。如果流动书架里仍然有她很爱的书籍, 还是可以继续保留着的。两岁左右, 我就把挑选书籍的责任慢慢放手给她拿主意。
现在她长大一些, 我直接采取孩子做主,我来过滤的形式,挑书最终是给孩子看, 丫丫有权利选择和做主。
(贰)
希望孩子爱上阅读的话,父母本身也爱阅读, 而不是特意装个样子给孩子看。如果你对书籍兴趣不大, 看杂志看游记甚至看食谱,也是阅读的方式。 这是我们两夫妻床头的书籍,晚上躺下来想看的话就随手一拿。
我其实超爱看原创的言情小说,像《原来你还在这里》、《 陪你到世界终结》等这类型的文字书, 可是坏处就是一旦看下去我会追故事, 离谱到周末睁开眼睛就在翻书,牙也不刷、早餐也不想做, 这种废寝忘食的看书对一个妈妈来说始终不妥, 所以我尽量减少买这类书籍,以免自己泥足深陷,哈哈哈!!
(叁)
有没有发现孩子总是喜欢在一个时期反复地看一本书, 看了很多很多遍也不觉得腻。 你可能会奇怪为何孩子总是对同一本书情有独钟? 也会担心这样是否影响知识的广泛度?
如我也是爱阅读之人看来是好事,书! 并非读得越多本就代表越厉害。 孩子每个时期领略到书本里的内容都不一样, 我现在也经常重复翻看以前那几本情有独钟,每重看一次, 都有新的领悟,那是因为年龄以致看法的不同。对孩子来说, 与其随便看书,不如重复性地读一本书更让孩子受益匪浅。
(肆)
多了解孩子的喜好,为孩子购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书籍。 以前我遇上大野狼书展,都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再算, 后来发现有些书籍往往是从父母的角度出发。
有用的书和好看的书,到底哪个成效更大? 以我们每晚累积下阅读的经验得知, 好看的书才能有效培养起阅读兴趣,再有用的书孩子不爱看, 也是得不偿失,浪费金钱。待会我分享书籍时会给大家举例, 你们自然会更明白我所说的这一点。
(伍)
很多专家提倡幼儿看无文字图书,可是我比较传统, 认为有字的才叫“书”。因此不管绘本图片多美多精致, 旁边有些文字,哪怕只是一句一段,我才会考虑入手。
大概是职业病,会希望自己孩子多感受文字,从而变得热爱。 我跟孩子阅读时也有个习惯,用手指点着文字, 一粒字一粒字让她熟悉和认识,久而久之她自己也能跟着念上几句。
(陆)
网络上关于绘本推荐的书单特别多, 尤其国外翻译绘本常被妈妈们大力推荐。 这些绘本价格一点也不经济,原版的分分钟让你下不了手。 我个人觉得这些国外翻译绘本未必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 有些甚至看过一次就不想继续了,耐看程度不高。
读书人不可承受之重,牵涉到知识产权, 当正版书价昂贵且居高不下时, 又不想买美编印刷质量不佳的廉价盗版书,怎么办? 惟有靠家里的爸妈多用心,多观察留意孩子, 按照孩子的兴趣与喜好来决定书单,而不是盲目跟风网络的推荐。 坦白说,这个真的取决于平日亲子阅读的经验。
(柒)
除了第伍项提及过的无文字图书, 用特制笔点即发声的发声书也不被我归类为书籍, 它更倾向于纸制的平面电脑。由于丫丫比较成熟, 两岁左右就不怎么看人偶伴声的游戏书,好吧! 我想说这种游戏书也不是书,而是玩具。
就像电子书对我来说不是真正的书籍,纸书阅读自有它的魅力。 一本书往往是一个系统,具有很强的连贯性, 从手指翻书再传达想法中,这才是阅读的过程。 我并不认为透过手指点击滑动,控制画面上的图像是阅读, 它更接近是游戏的一种。
不把游戏书大量发挥在丫丫目前的阅读生涯, 其中一个原因是游戏书太吸引了, 它说不定会让幼龄孩子反过来觉得纸本书无趣。 我尊重其他父母用游戏书、模型书、 笔点即发声书等让孩子爱上阅读,毕竟也只有自己最懂自己娃, 所以这里说纯属我个人看法。
(捌)
偶尔要让孩子有自己的阅读时光!亲子共读固然重要, 可是当孩子专注地研究着书籍里的内容, 请不要擅自走到他们身边去伴读。 有些父母很习惯在孩子专注时上前去参与,你玩什么啊? 你看什么啊? 认真想想你在忙工作时,同事走过来一句等下吃什么啊? 立马打断你的灵感和专注力,更何况是还在锻炼着专注力的孩子呢?
以己度人,当你把自己当成事情的主角,自然能开窍一些事情。 我一直认为孩子在专注时,不管是学习还是玩乐, 他们没有要求陪伴,就不需要多此一举。 让孩子专注完整地做完想做的事情, 自然能培养出更持久的专注能力, 打扰同时也会使到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兴趣。
(玖)
不要在意孩子用任何姿势阅读,这一点其实也是说给我自己听。 看书是一种享受,不必硬要逼孩子规规矩矩坐在书桌上翻书, 半躺在床上、趴在地毯上、陷到沙发里去等等等, 让孩子用喜欢的姿势去享受阅读的美妙。
为什么这一点是说给自己听呢?我小时候也爱躺或趴在床上看书, 小美就一直叨我这样对眼睛不好。可是我觉得这样很舒服, 完全进入我喜欢的读书气氛,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放松和快乐的!另外最好不要强制孩子阅读的时间,我们是希望让孩子爱上阅读,而不是视阅读为一种任务。没有这些条件,享受阅读又何而来呢?
(拾)
最后一项,我打算回归我的标题:学会阅读,孩子不寂寞。 我们人的一生必定会经历很多寂寞的时刻,等人等时间等车。。。 只有文字是无限条件环境空间给你陪伴,让独处的过程更充实。 这也是我能力范围内给我丫丫的礼物, 一份陪着她一辈子受用的礼物。
另外我还想说阅读必须回归单纯的本质, 当孩子在阅读中多认识新词和新知识看成是bonus。 孩子阅读不是为了父母的面子,更不是为了竞争力, 因为实在有太多父母将阅读能力等同竞争力。
不为阅读而阅读, 若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而然发生着。 愉悦的阅读体验,也是我们给孩子亲子阅读的初衷。
**接下来我要分享的是好一些丫丫在不同时期受益的图书绘本, 先说明这些书籍适合我家孩子,却未必引起你家孩子兴趣, 分享出来不等于是我的大力推荐,纯属个人观点。**
《我妈妈》/《我爸爸》
这两本其实不必多介绍,是妈妈界一致认定的好书。 丫丫婴儿时期第一本接触的绘本,整本书被翻了上百次, 封面是破破烂烂了。我觉得作者很用心,《我妈妈》 有没有发现每一页都隐藏了红色爱心和一样的花朵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在每个画面中。
而《我爸爸》则是隐藏了太阳图案,甚至用一件衣服图案贯穿下来。 开始接触时,我不懂为何丫丫特别爱翻这本书, 可能是原版体积和硬体书好握的关系?后来读着读着, 发现孩子点出了隐藏的图案才挖掘此书的乐趣。
《My Multiflap World Book》
这本翻翻书也是婴儿时期翻到烂的硬页书, 那时想到可以训练小手翻翻,还可以学习简单的英文单字也不错。 结果翻下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一页都被我用胶带修补过。这本我个人觉得对幼龄孩子非常实用,实用到我曾几度到同一家书局去问,看能不能买到其他系列,结果都没有下文。
《Otto in the City》
这是丫丫第一本360度图书,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 开始时先从简单的水果、动物着手看,慢慢地扩大内容范围。 婴儿看书不会分辨角度,有些时候甚至倒转看, 有时你反复纠正也无用,360度图书正好派上用场。
不难发现, 婴儿时期的书籍几乎都有被胶带修补过的痕迹,凡看过必留痕迹,哈哈哈!!
《Spot Loves Story Collection》
英国童书大师Eric Hill小波系列图书我在书展先入手一本初试牛刀, 发现简单又温馨的图文容易捉住孩子的心。重点是简单的英文, 即使妈妈不太懂英文(说我啦!)也可以入手。随后我直接买了一册 5本的《Spot Loves Story Collection》, 通过狗狗小波讲述了温馨的家庭生活和有趣的故事。**适合幼龄孩子
《100层楼的家》
100层的绘本系列分为地上、地下以及海底,我把它们都收集了。 这是一本连大人也看得津津有味的惊奇绘本集,奇妙又有趣。 丫丫对于每一层楼住着不同的主人,不同的小故事感到新鲜, 她甚至会边看边跟我玩猜猜看下一层住着谁的游戏。这种书籍我蛮推荐,它在亲子关系间起了很棒的互动感~
《海底100层 楼的家》我买了迷你版, 方便带出国进行我们每晚风雨不改的阅读时光。睡前没有阅读丫丫会失眠的喔!!XDD
比较一下,正式版的体积不小,带出去比较碍行李的空间。 不变的是,正式版和迷你版都是正版,用纸、墨色、 图像层次等握在手里很有质感。
《Annoying Orange Search and Find》
这是一本光看封面你就觉得很怪异的书!! 偏偏丫丫对于这种怪异的书籍很感兴趣,你让她看睡公主、 白雪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她反而兴致缺缺。
这是一本Search and Find又兼具故事的童书,那些表情怪异的水果会隐藏起来, 作者很精心地隐藏每一页的主角,有些可能只看到半个头、半边脸、 一部分的嘴巴,很狡猾的隐藏方式。一旦丫丫把“它们”找出来, 成就感爆灯!
《Who’s Hiding in Fairyland》
Search and Find的故事童书是可以无意中锻炼出孩子的观察力, 这是我后期发现的好处。这本《Who’s Hiding in Fairyland》颜色缤纷, 每个场合以数字的方式让孩子找出指定物品。
现在重新再翻阅这本书,丫丫已经可以很自信地说:mama不要s how我,让我自己point out!藉由阅读,让孩子找到自信无疑是一种额外的收获。
《The Day the Gogglynipper Escaped》
这是一本讲述农场里有一只喜欢臭袜子怪物Gogglynippe r的故事,我成功抓到丫丫(大概在她三岁前)喜欢刊物的方向,没错!就是怪物! 她内心深处是怕怪物,偏偏对于这类不正规的故事很是着迷。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这是日本翻译的绘本,当初是一个女朋友送给丫丫作为生日礼物。 体型较小的鼠小弟虽然力气小,常常失败,可是却有一颗好大的心, 结局往往让人惊喜。
这本是丫丫第一本能从头读到尾的中文绘本, 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背,能让小孩背起来的故事, 证明它有它的魅力。
单纯的图画与文字,让丫丫百看不腻。 因此我特意将全册系列买回家,通俗易懂的故事还蛮适合2 – 5岁孩子来阅读。
《A Bigger Digger》
这一看就觉得像男孩看的书!为何会买这本呢? 而它吸引丫丫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我们挑书其中一个关键, 就是书籍内容出现她曾经接触过的人事物, 通过绘本和故事加强她对某些认知。
《A Bigger Digger》里头有挖掘恐龙骨骼化石的内容, 刚好那段时期我们在曼谷让她接触挖掘恐龙骨骼化石的游戏, 就希望后续能在阅读中延伸这个话题。
丫丫对于曾经接触过的东西会特别印象深刻,《A Bigger Digger》轻易进到她的想象世界里。 其实真的不要过度讲究性别来挑书籍,男生就一定要看怪物, 女生就一定要看公主系列这种观念。多观察孩子的兴趣与喜好, 培养阅读自然不会走太多冤枉路。
《语言图鉴》
五味太郎的语言图鉴系列,我家一共有两本, 是让我们大人又爱又恨的图书。爱它是因为它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 里头有很多新鲜的词汇,包括看不到的东西如:温度、感觉、电波、 声音等等。如果觉得自己词穷,此书帮助你学习不少,没错! 亲子共读同时自己也学习。
恨它的原因是,它是一本非常耗时间的读物, 加上以孩子目前认字的程度是没办法自己消化。所以涅!所以涅! 丫丫翻这本出来,我内心会上演好多遍翻白眼戏码,最少也要念个30分钟以上吧!!而且我们一个晚上最少看三本书的啊!!!
但是我不否认它是一本好书, 特别在我们大人僵化的脑袋陪着孩子看一遍, 会发现自己日常词汇不足到一个境界。
《If the Dinosaurs come back》
有段时期丫丫就是不由自主地重复看着这本《If the Dinosaurs come back》,我陪着看了无数次并没有发现它的有趣之处。 后来某天丫丫无意中在洗澡时说了一句If the Dinosaurs come back,they could carry yaya to school。我这才大开脑洞,原来这书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 加上图画的线条与颜色快速进入孩子的记忆中。
我后来在网络上翻找这书的资料, 才发现国外很多艺术老师都以这绘本给孩子上课, 主要是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这一次的经验也让我收获到好的绘本或许我们大人看不懂, 从小孩角度出发又是另一番见解。
《你好!数学》
这是我abang参考了好些家长的书评之后购买的韩国数学启蒙图 画书,共30册套装,主要是通过天马行空的故事把数学概念带出( 图形和空间、分类和顺序、数数儿、量和比较、规律性)。
《鳄鱼和鳄鱼鸟》以空间宽和窄为故事, 绘本结束之后还会有些小游戏, 你也可以通过最后的配对游戏加强孩子对内容的印象。
《鸭子叔叔的时钟》明显以时间为故事,这个系列的数学很有趣, 不仅仅单纯教育12345简单的数字,而是把数字概念生活化。
《青蛙三剑客和纽扣小偷》是以顺序和数为故事, 隐藏在故事里的教学很高招。
《小狮子大莱恩》以比较和顺序为故事,这本是继《咕咚先生》 被丫丫翻过最多次的同系列书。
《Scaredy Mouse》
讲述胆小的老鼠勇敢和险中求生的历险故事, 丫丫百看不腻我猜是因为小老鼠最后也化险为夷。 故事里头小老鼠动不动就会喊is a cat! Is a cat! Fear of the cat,每一页读到那一段时,丫丫就会化身小老鼠说对白。
《Red Cat Blue Cat》
这是一本可以让孩子培养自我认知的童话(我个人认为), 讲述红猫是一只动作敏捷的猫,蓝猫则是非常的聪明; 这两只喵星人羡慕着彼此的优点,渴望能够变成对方。
《The Three Billy Goats Gruff》
英国经典童话故事,讲述三只山羊过桥吃草遇到怪物的故事, 我就知道丫丫迷恋这故事的原因,怪物!哈哈哈!! 她是喜欢到每次阅读完毕都要跟我们来演一下, 而且还要纠正我们每只山羊该说的对白, 然后自己演强悍无比的大山羊,把妖怪打个落花流水。
想分享的又何止这些,再写下去恐怕这篇变成书评文。 希望你们会喜欢这篇花了我好些时间整理的心得文,全文6148粒 字,真的不是闲来无事屁股痒来写。 里面的观点或许你未必全部认同,但是只要初衷正确, 你就坚持你所坚持的吧!
总结来说,培养孩子阅读不难,难是难在持之以恒。像我这种喜欢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老派人,坚信优良的教育方式从来就没有速成法,都是日复一日灌溉而成。 加油噢!给你也给我的。